次氯酸鈉【使用規范】次氯酸鈉廠家【凱濤環?!?/h1>
發布日期:2019-06-25 02:57:56 瀏覽次數:475
氯氣作為一種安全、高效、價廉的消毒劑,應用于自來水消毒已有100多年前史。近些年跟著國家對風險化學品的管理日益嚴厲,氯氣的安全管理難度和成本不斷提高,選用氯氣消毒的自來水廠逐漸改動消毒方法,其中大部分水廠改為次氯酸鈉消毒。據調查湖南省的絕大部分水廠已經將氯氣消毒改為次氯酸鈉消毒。

水廠選用的次氯酸鈉消毒劑分為2類:
一類為從氯堿廠購買產品次氯酸鈉,其有用氯含量一般在10%左右。
另一類則選用次氯酸鈉發作器在水廠現場電解制備0.8%左右的低濃度次氯酸鈉,現在實際應用以產品次氯酸鈉居多。
次氯酸鈉的貯存和投加方法
水廠消毒用的次氯酸鈉一般由次氯酸鈉廠家或供應商選用槽車或其他適合的容器運送到水廠。水廠應按照GB 19106-2013規則的取樣方法和檢測目標進行取樣和檢測,待檢測質量合格后,才能進行卸貨處理。水廠消毒用的次氯酸鈉,一般要求到達《次氯酸鈉》(GB 19106-2013) A類Ⅱ級以上,即有用氯到達10%以上,鐵、砷及重金屬應到達規則的限值要求。
運送到水廠的次氯酸鈉,常用儲藥池與儲藥罐兩種方法貯存。因為10%的次氯酸鈉歸于風險化學品,而5%及以下的次氯酸鈉不歸于風險化學品,因而,有些水廠在卸貨時直接將10%的原液稀釋到5%左右貯存備用。盡管有研究標明溫度對次氯酸鈉的分化速度有顯著影響,但在筆者調查的10多個水廠中,次氯酸鈉均為常溫貯存,沒有采納溫度操控辦法。
水廠次氯酸鈉常見貯存和投加流程如圖1所示。
次氯酸鈉在貯存中的化學反響
購買的產品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為淺黃色透明液體,有類似氯氣的刺激性氣味,殺菌效能同氯氣相當。次氯酸鈉是一種氧化劑,性質不穩定,在溶液中能發作多種化學反響。
次氯酸鈉在水中發作水解,發生次氯酸,為可逆反響。其組成和氧化功能隨pH不同而不同,pH越低,HOCL的份額越高,氧化性和消毒能力越強。
分化反響和歧化反響或許一起發作,哪種反響為主,則取決于反響條件。一般來說,光照有利于發作分化反響,加熱會促進歧化反響發作,但溫度太高同樣會發作分化反響。此外,在選用水廠出廠水對次氯酸鈉稀釋的進程中,次氯酸鈉還會與水中存在的鐵、錳、有機物等還原性物質發作化學反響。
次氯酸鈉貯存進程中的分化和歧化反響
從上面的剖析可以看出,次氯酸鈉在貯存進程中其有用氯濃度會明顯下降。損失的這部分次氯酸鈉,或許因為分化反響轉化為氯化鈉,也有或許經過歧化反響發生氯化鈉和氯酸鈉,而氯酸鈉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一起也是制備二氧化氯消毒劑的原料,我國現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對選用二氧化氯消毒的氯酸鹽副產物限值為0.7 mg/L。因而,筆者進一步剖析了次氯酸鈉貯存后是否有氯酸鹽構成,然后確認發作了哪種反響。
溫度和存放時刻對次氯酸鈉分化及氯酸鹽構成的影響
溫度是影響次氯酸鈉分化的重要因素。因為次氯酸鈉在水廠實際貯存進程中其分化情況受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響,筆者選用實驗室模擬的方法,剖析溫度對次氯酸鈉分化的影響。
取約10%的次氯酸鈉溶液,測定其有用氯和氯酸鹽濃度后,分裝于3個HDPE塑料瓶中,分別密封避光貯存于15 ℃、25 ℃、35 ℃恒溫箱中。每天守時測試1次有用氯和次氯酸鈉的濃度,每次做平行樣,接連檢測15 d。
有用
次氯酸鈉的貯存和使用主張
據調查,現在水廠購買的次氯酸鈉消毒劑均為常溫貯存,貯存時刻根據用量、儲罐(池)容量以及周轉時刻等自行確認,偶然會考慮有用氯濃度下降的因素,但沒有考慮氯酸鹽副產物的影響。一般水廠次氯酸鈉進貨周期為7~10 d,也有的進貨周期達20 d以上。
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水廠的出產情況確認適合的貯存時刻,氣溫終年較高的地區,主張夏日選用空調等控溫辦法下降貯存溫度,盡量操控室溫在25 ℃以下。
3 結論
?。?)產品次氯酸鈉在貯存進程中會發作分化和歧化等化學反響,導致有用氯濃度繼續下降,溫度越高,反響速度越快;
?。?)次氯酸鈉在貯存進程中會發生高濃度的氯酸鹽副產物,作為飲用水消毒劑或許影響飲用水水質,應引起重視。氯酸鹽生成量與溫度和貯存時刻密切相關,溫度越高,氯酸鹽濃度增加越快;貯存時刻越長,氯酸鹽濃度越高;
?。?)貯存方法也對次氯酸鈉的分化及氯酸鹽含量有影響,在向儲藥罐(池)加注新藥劑之前,應盡量將儲藥罐(池)中的藥劑用完,并定期對儲藥罐(池)進行放空和清洗,減少殘留液對次氯酸鈉質量的影響。
相關閱讀: